Skip to main content

从mobile phones使用习惯猜国籍

今天在FT中文网看到一片文章,透过手机猜国籍。当然每个人使用手机的习惯不可能完全相同,但是一个国家的人总是带有一定相同的特征,所以我觉得文章中有的描述是有道理的。



亚洲手机用户的国别特征


当我负责英国《金融时报》亚洲报道这一令人喜爱的工作时,曾多次利用在机场等候的时间,观察和我一样的乘客,试图猜出他们的国籍。我发现,判断国籍的一个最可靠的方法,就是观察他们使用手机的方法。


中国人会不顾旁人,直接对着电话大喊大叫。他们腰间通常别着两部(有时是三部)手机。相反,日本人则是彬彬有礼的典范,他们会小声地讲话,而且通常会把另一只手捂在话筒上,以免影响其他乘客。这让我联想到,有时侯日本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还会戴上口罩,这是为了避免把感冒传染给他人。韩国人会把他们的三星(Samsung)手机用一根绳挂在脖子上。菲律宾人则更爱发短信,而不打电话。


欧洲手机用户的国别特征


过去一年来,我一直留心观察欧洲的手机用户,并得出了以下结论(纯属非学术性研究)。任何一位讲电话时习惯于用手指拨弄头发的男性,都可能是法国人。俄罗斯男性和中国人一样,喜欢对着电话高声喊叫,仿佛是想吓跑一只熊,即便是当他们和妻子或情人交谈时也是一样--或许可能更甚。意大利人通电话时手势翻飞,一下就能辨认出来。我曾在米兰机场见过一位排队的意大利乘客,我当时确信他是一名乐队指挥,正在练习斯卡拉歌剧院(La Scala)威尔第(Verdi)歌剧的某段狂野乐章,后来我才意识到:他不过在是讲免提电话。英国人通电话有两种类型:要么自负地用高分贝声音扯着嗓子嚷嚷,要么自觉地避开人群,找个不受干扰的地方。


学术界已经在研究这一课题--这或许不会让你感到惊讶。让人满足的是,他们的一些分析研究结果,似乎与我不经意的观察结论相符。


安帕罗•拉森(Amparo Lasen)博士比较了伦敦、马德里、巴黎三地人群在公共场合使用手机的情况,结果发现在不同国家的文化中,手机赋予了"静止时间和过渡空间新的含义"。安帕罗•拉森是马德里卡姆鲁滕斯大学(Complutense University)社会学讲师。


因此,比如 "生活"在街上的马德里人,通常在公共场合讲话就像在家里一样自由,而且无论身在何处,几乎总是会接听电话。巴黎人将公共场合视为表演舞台,而手机只不过扮演了另一种道具。拉森注意到,独自坐在巴黎咖啡馆里的法国女性几乎总是在讲电话,或卖弄式地把手机放在身边的桌子上。而伦敦人往往将街道视为临时的功能性场所。他们不会长时间闲逛,边走边讲电话。他们明显地更乐于屏蔽来电,或使用语音邮件。


作者: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撰稿人 约翰•桑希尔(John Thornhill)



Powered by Zoundry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一则中国食物历史的段子

某人穿越到先秦,来到一家餐馆,肚子好饿。 “里边请,请问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?” “打尖!来碗西红柿鸡蛋面。” “抱歉,客官,面条要到宋朝才能成形呢。西红柿现在南美洲才有,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土。小店目前只有鸡蛋,要不您点一个?” “什么鸟店!连碗面都没有,馒头包子总有吧?上一屉!” “这位爷,也没有。馒头包子得等到诸葛丞相讨伐孟获的时候才有,抱歉了您呢。” “擦!你们不会只供应白米饭吧?” “瞧你说的。咱是在关中,水稻原产亚热带,得翻过秦岭才能种,咱也没有。” “要死了!那就来个大侠套餐吧,半斤女儿红,二斤熟牛肉……你捂我嘴干嘛?” “客官,小点声!官府严禁私宰耕牛,被人告了可是充军流放的大罪,万万不敢啊!再说女儿红是吴越才有,咱是在关中!” “得得得,酒我也不喝了,茶水总有吧?” “茶?那玩意儿到汉朝才有,哪怕到唐朝也是士大夫喝的,咱也不可能有。” “干!那就不吃饭了,来根煮玉米吧!看电视剧大秦帝国里不是有玉米地吗?” “那是导演瞎拍。玉米现在还在墨西哥呢,要等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国。” “那上点水果吧。大热天的,来半个西瓜。” “呃,西瓜是非洲特产,要到北宋末年,才从契丹传到汉地……” “没有西瓜,苹果总有吧?” “真抱歉,西洋苹果十九世纪才从欧洲传入中国。客官,您别点水果了,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,像什么葡萄啦,芒果啦,石榴啦,草莓啦,菠萝啦……您现在都吃不到。” “你他娘的店里到底有什么?” “粟米的窝窝饼,您蘸肉酱吃,我还可以给您上一份烫白菜。” “敢情你开的是麻辣烫啊?” “瞧您说的,辣椒到明代才引进呢,我想开麻辣烫也开不成啊!” “没有辣椒,用大蒜代替也行。” “真不好意思,大蒜的种子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来的。小店只有花椒,只麻不辣。” “那你就不能炒个青菜?非要开水烫白菜?” “您有所不知,铁锅到宋朝后期才能生产,所以没法炒菜。况且炒菜要用菜油,菜油得等到明朝后期普遍种植油菜花以后才有。” “好吧,其实你们可以用花生油……” “花生现在还在美洲,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传播。直到乾隆末年,花生都还十分罕见。” “那就来份烫白菜吧,多

Zorpia 若比邻

今天还收到一封邀请加入 Zorpia 的邮件,打的旗号是照片和社交网站。对于照片分享网站我一向是感兴趣的,点击邮件中的链接转到却不是注册界面,而是直接问我要我的Gmail密码,说是看看我的地址簿里的朋友是不是已经是Zorpia的注册用户。虽然Facebook也有这样的功能,但这是我加入后方便用户查找、邀请朋友的,我还没加入Zorpia怎么就要看我的Gmail朋友了? Google一下 Zorpia ,原来不是什么外国网站,而是香港的网站,还有中文版的,叫做 若比邻 ,名字取得还不错的。也有 blog 反映Zorpia的这一功能不仅仅是查询朋友是否是Zorpia的注册用户,还会偷偷摸摸发送邀请信给地址簿里的朋友,原来是个不道德的网站!另外他也不是什么照片分享网站,而是社交网站,这样子我当然不会加入它了。

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状态

近日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关于运动对小孩成长的影响的文章,作者比较了在大陆、香港和美国观察到的孩子们运动的情况。文章应该是由专注儿童成长或者心理健康之类的公众号写的,阅读量虽然没有十万加,但是也有四五万了,所以留言不少。 看了留言仍不住要吐槽。没想到有很多留言是问作者,照片里的书架哪里买的!还有人问什么垫子哪里买?害得我翻上去再看说的什么东西啊。原来文章配的图片有一张是小孩子看书,背景有一排书架,上面全是书。 这人跟人关注点真是不一样,一篇关于运动的文章,看完居然有兴趣的是人家的家具哪里买的!难道你家里也置备了相同的书架,你家小孩也能像照片的小孩一样热爱阅读了?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?也许是想通过模仿别人的生活状态,期望着也能达到人家的“成功”?联想到现在网红推销点东西真是容易,写篇软文描绘一下自己的“高尚”的生活状态,然后很多人趋之若鹜地购买其中的高档生活用品。大概吃着用着和成功人士相同的东西,隐约自己也有点成功人士的意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