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关于中国人取英文名

在知乎上看到中国人取的各种搞笑英文名,也总结一下自己的体会。先以这篇答案为例:

我个人认为「操蛋」的英文名有以下几种类型:

1.以中文名字的谐音来起英文名。需要说明的是,如果你的名字本身就是某一英文名字的音译,比如「莎莉」或「丹妮」,那么你当然可以管自己叫 「Sally」或是「Danny」,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很好的名字。我想吐槽的是,总是有些人想尽办法让自己的中文名和某一英文单词发生关系,车祸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。比如某男名字中带个「威」,结果他非管自己叫「Vikings」,这样的蠢事会发生,除了这样的人不明白「不是什么单词都能做名字」这件事以外,多半也因为这样的人英文真的不好,因为v和w的发音,真的差很多。

2.为了特别,用数字当做名字。这个可以说是我见过最为「操蛋」的,可能比胡乱起名还要「操蛋」。这么几年来,我见过的大概有这么几个:Two(阮小 二),Five(阮小五), Seven(阮小七), Seven-UP(七...喜)。对于这种现象,我只能说「Kid, a number is not a real name.」

3.为了特别,用一个不是名字的单词作名字。我猜测这部分人大多数受网络和电子竞技明星(比如人王Sky)的影响,因为网络上充斥着太多26个字母都读不清楚就开始给自己起英文名的傻逼,可怜一些刚开始学英文的同学们分不清「ID」和「名字」的区别,就给自己起了个「操蛋」的英文名,比如「Sky」、 「Space」、「Moon」和「Smile」等等。见过最有意思的,是教书的时候有个满有趣的同学管自己叫「Windows」。还有的同学喜欢用季节作名字,我想说的是,除非你叫「Summer」,不然还是算了吧。另外还有同学喜欢拿动物的名字作英文名……有这样的同学,麻烦把这个英文名翻成中文连上自 己的姓读一读,比如「陈熊猫」、「梁老虎」和「杨狮子」等等。再另外,最近遇到个学妹管自己叫「Fannie」,加上之前听说某个英语系的妹纸管自己叫 「Fanny」,我觉得这事儿有必要说说。妹子们,「Fanny」这词儿呢,在英式英语当中大概就是「Vagina」的意思……所以下次想要把某个不是名 字的词当成自己的名字的时候要想起两句话:「你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,那为什么别人不这么叫?」和「Everything means vagina in England」.

以上是我认为非常可怕的英文名,有出现这种情况的同学……可以考虑接着往下看。

「如何给自己起个英文名」

1.百度/谷歌

打开你电脑的浏览器,然后打开百度/谷歌,输入「Babies' Names」,大概能找到数以万计的名字,找一个你读着顺口的,就是它了。当然最基本的是,你要能发现一个英文名适不适合你。比如你是个五大三粗的抠脚大 汉,那么像「Wyatt」这样的名字听起来有那么点贵族气质的名字就非常不适合你,简单的「Jeff」会比较好;如果你是个中性打扮的年轻女孩儿,那么熟女气质很重的「Susan」会是非常糟糕的选择,而「Alex」或「Robin」这种男女通用的名字会是非常符合你气质的选择。

2.找一部喜欢的电影/电视剧/小说,把里面的主人公名字挑出来当作自己的名字,比如你喜欢「HIMYM」,那么你可以管自己叫「Barney」;或者你是个体育迷,你就可以拿自己偶像的名字当作自己的英文名,我见过的就有「Tim」、「James」和「David」等等,都是不算坏的选择。

说了这么多,无非就是想说,各位在给自己起名的时候,不要嫌弃某些名字太普通(比如「Jack」等等),名字终究是个代号,功能终究在于与人交流方便,起个普通的英文名,总比起个怪异的让别人取笑的好。

本人的体会

需要取英文名那估计你是去英语国家或外资公司上班,所以首先得选个英文名,而不是俄罗斯、德国、意大利、西班牙、希腊、法国的名字,虽然它们看上去也是26个字母组成的。还有很多脑子不灵的家伙取了个日本名字的英译,这些人其实就直接拼音算了。

取普通的英文名比较保险,看上去罕见的名字不要碰。人Tiger Woods可以称老虎,普通人也搞个Tiger就有点东施效颦了。另外上面说的很重要一点,不要用ID或者地名做英文名!自己想想,网络名称用作名字这不成了绰号了吗?

这里有个美国小女孩给中国学生做的取名指南,推荐!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一则中国食物历史的段子

某人穿越到先秦,来到一家餐馆,肚子好饿。 “里边请,请问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?” “打尖!来碗西红柿鸡蛋面。” “抱歉,客官,面条要到宋朝才能成形呢。西红柿现在南美洲才有,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土。小店目前只有鸡蛋,要不您点一个?” “什么鸟店!连碗面都没有,馒头包子总有吧?上一屉!” “这位爷,也没有。馒头包子得等到诸葛丞相讨伐孟获的时候才有,抱歉了您呢。” “擦!你们不会只供应白米饭吧?” “瞧你说的。咱是在关中,水稻原产亚热带,得翻过秦岭才能种,咱也没有。” “要死了!那就来个大侠套餐吧,半斤女儿红,二斤熟牛肉……你捂我嘴干嘛?” “客官,小点声!官府严禁私宰耕牛,被人告了可是充军流放的大罪,万万不敢啊!再说女儿红是吴越才有,咱是在关中!” “得得得,酒我也不喝了,茶水总有吧?” “茶?那玩意儿到汉朝才有,哪怕到唐朝也是士大夫喝的,咱也不可能有。” “干!那就不吃饭了,来根煮玉米吧!看电视剧大秦帝国里不是有玉米地吗?” “那是导演瞎拍。玉米现在还在墨西哥呢,要等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国。” “那上点水果吧。大热天的,来半个西瓜。” “呃,西瓜是非洲特产,要到北宋末年,才从契丹传到汉地……” “没有西瓜,苹果总有吧?” “真抱歉,西洋苹果十九世纪才从欧洲传入中国。客官,您别点水果了,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,像什么葡萄啦,芒果啦,石榴啦,草莓啦,菠萝啦……您现在都吃不到。” “你他娘的店里到底有什么?” “粟米的窝窝饼,您蘸肉酱吃,我还可以给您上一份烫白菜。” “敢情你开的是麻辣烫啊?” “瞧您说的,辣椒到明代才引进呢,我想开麻辣烫也开不成啊!” “没有辣椒,用大蒜代替也行。” “真不好意思,大蒜的种子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来的。小店只有花椒,只麻不辣。” “那你就不能炒个青菜?非要开水烫白菜?” “您有所不知,铁锅到宋朝后期才能生产,所以没法炒菜。况且炒菜要用菜油,菜油得等到明朝后期普遍种植油菜花以后才有。” “好吧,其实你们可以用花生油……” “花生现在还在美洲,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传播。直到乾隆末年,花生都还十分罕见。” “那就来份烫白菜吧,多

Zorpia 若比邻

今天还收到一封邀请加入 Zorpia 的邮件,打的旗号是照片和社交网站。对于照片分享网站我一向是感兴趣的,点击邮件中的链接转到却不是注册界面,而是直接问我要我的Gmail密码,说是看看我的地址簿里的朋友是不是已经是Zorpia的注册用户。虽然Facebook也有这样的功能,但这是我加入后方便用户查找、邀请朋友的,我还没加入Zorpia怎么就要看我的Gmail朋友了? Google一下 Zorpia ,原来不是什么外国网站,而是香港的网站,还有中文版的,叫做 若比邻 ,名字取得还不错的。也有 blog 反映Zorpia的这一功能不仅仅是查询朋友是否是Zorpia的注册用户,还会偷偷摸摸发送邀请信给地址簿里的朋友,原来是个不道德的网站!另外他也不是什么照片分享网站,而是社交网站,这样子我当然不会加入它了。

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状态

近日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关于运动对小孩成长的影响的文章,作者比较了在大陆、香港和美国观察到的孩子们运动的情况。文章应该是由专注儿童成长或者心理健康之类的公众号写的,阅读量虽然没有十万加,但是也有四五万了,所以留言不少。 看了留言仍不住要吐槽。没想到有很多留言是问作者,照片里的书架哪里买的!还有人问什么垫子哪里买?害得我翻上去再看说的什么东西啊。原来文章配的图片有一张是小孩子看书,背景有一排书架,上面全是书。 这人跟人关注点真是不一样,一篇关于运动的文章,看完居然有兴趣的是人家的家具哪里买的!难道你家里也置备了相同的书架,你家小孩也能像照片的小孩一样热爱阅读了?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?也许是想通过模仿别人的生活状态,期望着也能达到人家的“成功”?联想到现在网红推销点东西真是容易,写篇软文描绘一下自己的“高尚”的生活状态,然后很多人趋之若鹜地购买其中的高档生活用品。大概吃着用着和成功人士相同的东西,隐约自己也有点成功人士的意思了。